校招是場艱苦的持久戰!
從8月份到來年的5月份一直努力
結果好的同學拿到兩三個offer
結果不好的甚至最終還一無所獲
不過凡事都有特例,
今年國際人學校有一位大連海事大學的同學,只認真準備了半個月參加秋招,就拿到了4個offer,各個都是月薪一萬以上,今天就來讓她給我們分享分享經驗。
被訪談者 | 19年應屆生王同學
本科學校 | 大連海事大學
本科專業 | 電子科學與信息技術
19年校招戰績 | ??低曚N售(16.5萬年薪)、浪潮集團銷售(13萬年薪)、去哪兒網產品經理(20萬年薪)、大疆無人機市場營銷(22萬年薪)。
| 下面是這次訪談的核心內容
說說你在今年秋招的戰績吧!
和很多同學相比,我真挺懶的,我從開始投簡歷一直到結束所有面試一共只花了半個月,從大概9月中旬到十一,然后就再也沒有關心過任何校招的事兒了。但最終拿了4個offer,感覺自己運氣真的不錯。
你能這么快拿到這么多offer是因為什么?
運氣肯定占一部分因素,但我還是有一些做的不錯的地方。
第一,我求職方向打的很精準,我主要找IT設備和通訊行業的市場營銷崗,行業剛好和我專業對口,市場營銷崗對于溝通氣質有要求,但對技術要求沒那么高,剛好讓我可以揚長避短。
第二,我雖說求職就花了這么點時間,但之前為了培養自己的求職能力可花了兩年。我從大二開始針對求職做準備,確定求職的方向,針對性的培養能力,去大企業實習等等。臺上十分鐘,臺下真的需要十年功。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。
第三,9月中旬到十一這半個月,是秋招最最最熱鬧的半個月。這半個月是企業安排筆試面試效率最高,做出發offer決定做的最快的半個月,可以說是秋招的核心黃金期。大家一定要抓住機會,如果這個時間點錯過了,之后雖然還是秋招,難度可就大多了。
你當初是如何確定你的求職方向的?
我本專業對口就是通信行業,例如華為,新華三,深信服,中興等等。還有就是電子硬件,例如英特爾,小米,大疆等。
這個專業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就業的,雖然比不上計算機軟件工程,但比機械材料化工要好不少。同學們本科畢業大多數都是從事生產工藝方向,可身為一個女生,我不想做技術進工廠,能做的就是市場相關的崗位,所以我選擇從事marketing或sales。
在我很慶幸在大二的時候就想清楚了這件事兒,我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自己相關的能力。不過我不打算投快消,因為我的英語優勢不大,競爭太過激烈,我希望去做通信和IT行業的市場職位,否則就浪費了這個好專業。最終結果也不錯,你也能看到,我拿到的4個offer里有3個都是市場方向的。除了市場方向,我把產品經理當作另一個備選方向,畢竟互聯網是目前最朝陽的行業。
你是如何培養自己營銷方面的能力?
去通信和IT設備行業的公司做營銷,核心門檻是專業技術知識,我專業對口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。
營銷拆開了,無非是溝通能力,責任心這些偏軟的技能。這類技能無法像學數學物理一樣看幾本書做做題就會了,必須得多實踐。所以我刻意去接觸社團的外聯工作,去做移動的電話卡代理,還在國際人做了新媒體聯盟運營以及幸福森林線上推廣的實訓項目,還有兩份銷售的實習,一份是廣告代理公司,買朋友圈廣告,另一份是在六度人和賣營銷系統。這兩份實習都是to B的銷售,直接面向公司的采購部經理甚至老板,非常鍛煉我的溝通能力。
這四份offer你最終選擇了哪家?為什么?
這四份offer里,有兩份薪資差不多,都是20萬,一個大疆的營銷,一個是去哪兒的產品經理,另外兩份薪資明顯低,我直接拒絕了。這兩份20萬的最終還是選擇了大疆。
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,一方面是職位原因,我在京東金融和滴滴做過產品經理,我也在SAP做過售前支持實習。我還是會覺得我的核心競爭優勢是和客戶打交道,讓客戶相信我們的產品能夠給他們帶來價值。所以我選擇去做市場營銷崗。
第二個原因是公司的比較。去哪兒不錯,在線旅游里的霸主,但大疆在全球知名,技術領先,是一家更年輕,更有活力和創新的公司,所以我選擇大疆。
總結:
一個普通211畢業的本科生,半個月拿4個offer,其中兩個還是年薪20萬以上。這不是因為天賦異稟加上有什么獨門絕招,是因為在這半個月之前,她花了數年去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,去實習。
國際人學校2019屆學生截止到現在,有83.3%的學員拿到10萬年薪以上的offer,24.2%拿到20萬年薪以上的offer
機會來了,只有準備好的人才能抓住。臺下十年功,臺上真的只需要十分鐘。如果臺下沒有十年功,臺上固然有一小時兩小時,恐怕也不太會有好結果。